四川省林业厅召开2020年省级财政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烫蜡工艺知多少
会议依据《四川省林业厅关于2015年省级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现有林改培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对项目实施的管理程序、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进度要求、资金安全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布置。
包建华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实施林场一是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项目重大意义;二是要强化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三是要注重质量,确保实现建设目标。
在红木家具的表面处理工艺上,现在除了上漆外,还有烫蜡工艺,随着更多人关注烫蜡处理的红木家具。真正的烫蜡工艺,是用高标号细砂纸精磨家具表面后,直接用蜂蜡保护家具,让蜂蜡跟木质中的树脂等一起形成一层保护膜,再用核桃油、棕子油等植物油养护。这样的好处是家具会越来越亮,越来越滑。
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些另一种的烫蜡家具:一种是砂纸精磨后上液体的地板蜡,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其摸起来光滑。对厂家来说,这样做经济实惠,但液体地板蜡往往不是纯天然的东西,与天然蜂蜡无法比拟。另一种则是先对精磨后的家具着色,再用化学漆做固化处理,然后用砂纸磨薄(类似于做亚光漆),最后上一道各式各样的蜡。这样做厂家不仅在材料上以次充好,同时也给个别厂家在材料上以假乱真做了掩盖。
那么,如何来鉴别纯蜂蜡工艺还是化学漆固化处理工艺呢?
简单的试验即可揭晓:上蜂蜡的家具管孔(即棕眼)是敞开的,这时我们倒点植物油在家具表面,植物油会慢慢渗透进去。而对木材进行了着色的家具为防止其褪色便做固化处理,这样会使木材中的棕眼封闭,那么植物油在上面就不会渗透。另外,自然的木材是有色差的,如果成品的家具色差很小,那就得多留心了。而自然材色的烫蜡家具,经过一段时间的氧化,家具颜色会由浅变深,色差越来越小且趋于均匀。如果是封闭的柜子,一打开就会散发出这种木材的味道,如酸枝木就是酸香味,香枝木就是降香味。但经过固化处理的家具,木材的天然味道就小得多了。并且,经过固化处理的家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固化层会逐渐磨损,再去擦拭就会掉色。
乌木又名阴沉木,它兼备着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乌木还有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的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
乌木的种类繁多
乌木种类包括: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红椿木、红豆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乌木,可见远古时代生态环境是多么美好、壮观。
乌木的特性是什么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考古学家通过三星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乌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乌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有收藏价值。
乌木分布地区在哪
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可见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乌木年龄为3200土50年。
《通知》要求限期完成木材检查站布局调整工作。加快新设立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做好木材检查站的迁建工作;妥善落实好木材检查站的撤销、撤并工作;加快木材检查站标准化建设。
《通知》进一步明确依法合理设置木材检查站。不得随意设立木材检查站。对未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要坚决依法取缔。已经省政府批准设置的木材检查站,如因情况变化,需调整原站址或变更站名的,由省林业厅严格审查审批并报省政府备案。
《通知》强调要认真履行好木材检查职责。木材检查站应认真履行木材检查站工作职责,主动积极作为。严禁不作为、乱作为,严禁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检查等公路“三乱”行为的发生。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木材检查站管理工作。强化对木材检查站的组织领导;加大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格规范木材检查执法行为;严格各项木材检查管理制度。
《通知》要求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需持双证执法。《通知》指出:从事木材检查的执法人员应持有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同时需持有省林业厅统一制发的木材检查证。要求各地各单位及时组织培训,做好执法证件的换发工作。
在绥芬河铁路口岸,有个词叫“换装”,就是将木材、煤炭、化肥、铁矿砂等进口货物,从俄罗斯的货运列车上卸下来,再“换装”到中国的货运列车或者货运汽车上。日前,记者现场见证了进口货物“换装”的辛苦。
3月5日,19个车皮的俄罗斯原木列车早上6点多到达铁路口岸换装场,工人们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始换装作业。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换装原木一般是五六个人一组,其中1名吊车司机,2名在俄罗斯列车上的司索工也就是挂车工,还有2人在中国列车充当摆车工。从事换装20多年的董京天,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组长,他负责通过对讲机等协调每一个工种的“配合”。从木材的长短、大小,到每次起吊的数量多少,事无巨细,他都要协调得明明白白。
换装作业开始后,2名司索工,也就是挂钩工人,爬上满载原木的俄方列车,站在两节车厢间的安全平台上,将原木挂牢锁住后,看车员用对讲机提示吊车司机启动。随着吊车司机每一次按要求操控机器,一批批原木,便转移到了中国货物列车的车皮内。
中国货物列车内的工人负责指挥和抽索。换装工人说,一般情况下,原木都是先摆放车厢两边,再摆中间。如果遇到木材长短不合适,需要先落地,经过初步处理后,再次装入中国的货物列车。而这一切的完成,都需要各工种的密切配合和长时间磨合。
现场负责人介绍说,去年末,为了更好地服务货主,增加货源,换装场的原木换装,由原来俄罗斯列车与中国列车的“一对一”换装,改为“一对二”换装,即一个俄罗斯车皮的货物,换装到两个中国车皮上。这样就省去了支柱、U钉、捆绑线等费用,每个车皮为bob半岛平台官方 节省费用千余元。
龙门吊工长王德俊戴着皮帽子和脖套,穿着厚重,面前两部对讲机中频繁传递出各种消息:“4号门吊作业车辆的车门坏了,需要焊接,快帮忙找人来修一下。”对讲机里传来工人的声音,王德俊的手红肿着,拿起一个对讲机,马上布置和协调。他主要负责六台龙门吊的指挥及现场的安全和工作协调。他要等到每一个车皮都换装完了,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对于换装工人来说,“一天”的工作时间是很模糊的,只要有货就得工作,无论白天和黑夜。工人们的工作时间,是由“任务”的多少决定的。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4月份左右,是换装的旺季。换装一车原木(大约60立方米),大约需要2到3个小时。如果遇到冬天清铲铁矿砂,工人们有时候在外面一忙就是五六个小时。
记者获悉,绥芬河装卸作业所机械化换装场1月份总作业量为5995节车皮,其中,铁矿砂3027节车皮,原木627节车皮,煤炭807节车皮,其它千余节车皮,日均换装200多节车皮。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