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类人群如何应对职场危机?
详细内容

四类人群如何应对职场危机?

时间:2010-03-22     人气:1002     来源:管理世界     作者:
概述:金融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让职场人谈“辞”色变,曾经激励无数人的“不抛弃”、“不放弃”口号现在也被加上一条:不辞职。一时间职场“四大原则”、“十项注意”成了上班族口口相传的应急良方,金融风暴充斥经济领域的同时,职场白领的心态也在备受煎熬。 ......
金融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让职场人谈“辞”色变,曾经激励无数人的“不抛弃”、“不放弃”口号现在也被加上一条:不辞职。一时间职场“四大原则”、“十项注意”成了上班族口口相传的应急良方,金融风暴充斥经济领域的同时,职场白领的心态也在备受煎熬。

“不辞职,不跳槽,不转行,不创业”职场保守主义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成为主流舆论,这也隐射了当前职场四类人群的危机心态:是保住饭碗过寒冬,得过且过;或置之死地而后生,该跳就跳;或干脆自创新天地,逆流而上;再或者继续充电推迟就业,转而考研。Job36职场专家就提出了当前职场人群在危机当前的应对之策:

在职者——增强职业竞争力

在金融危机阴霾下,裁员只是涉及到很小的部分人群,另有近30的人选择留在目前岗位上,在职者仍是当前的职场主流。其实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继续留下来和bob半岛平台官方 共发展,也是自我锻炼、增值的过程,另外同事辞职后留下的发展机遇,将有助于增加你的职业竞争力。金融危机确实对一些行业造成了影响,但不可短线看问题,应从长远的角度看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跳槽者——瞄准目标再跳

首先要提醒的是,职业生涯过于频繁跳槽会让bob半岛平台官方 雇主觉得你不够稳定。通常而言,职场人事在遇到压力大、工作不愉快、缺乏晋升机会等问题时可考虑跳槽。而这时期大胆跳槽者无疑要三思而后行,最好要找到下家后再跳,不然这中间将浪费更多的成本在无序的求职过程中。而已经决定跳槽的白领也要注意考虑以下因素:bob半岛平台官方 的公司文化、稳定性因素是否与你的自身价值吻合,如果是跳往同行则可能遇到工作方式的适应性问题。

创业者——保乐观心态,坚持下去

多数人对此时选择创业者嗤之以鼻。然而风险与机会,创与不创,在于你是否能够抛弃浮躁心态踏实创业,锤炼出高抗风险的项目。现在创业三四年后业务成熟,到时就有可能在资本市场回暖时成功融资,占得先机。“政府出台了多项拉动内需的举措,这当中肯定是商机无限。现在大家能做的,就是保有乐观心态,坚持下去。”某创业公司老总如是说。

应届生——适时做出调整

危机背景下,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找工作忧心忡忡。一方面担心应聘机会不多,另一方面更担心招聘岗位的薪酬待遇偏低。而超过3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继续充电,以暂时逃离就业压力。Job36职场专家就指出,目前大学生普遍聚集在就业压力几乎饱和的大城市,而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地区也是不错的就业途径,现在国家每年都有支持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工作的活动。所以,主动出击,针对现阶段形势自身做出相应调整,不愁找不到合适工作。

从今年末到明年,求职形式仍将异常严峻,虽然当前职场“寒流”虽来势汹汹,但切不可自乱阵脚。关键是在危机中把握机会,看准自己的优势所在,看清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适时而动或稳守阵地就看我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了。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生活在职场中,你会发现到处都潜伏着危机,尤其是你的嘴,稍不留意或许“祸”就从口出了,那么如何在办公室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些禁语你必须知道哦:

    禁语一:薪水问题

    很多公司不喜欢职员之间打听薪水,因为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不小差别,所以发薪时老板有意单线联系,不公开数额,并叮嘱不让他人知道。同工不同酬是老板常用的手面,用好了,是奖优罚劣的一大法宝,但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容易促发员工之间的矛盾,而且最终会掉转刀口朝上,矛头直指老板,这当然是他所不想见的,所以对“包打听”之类的人总是格外防备。

    有的人打探别人时喜欢先亮出自己(其实这样的人亮耿来的价值也不大,主动亮牌的往往没好牌),比如先说“我这月工资……奖金……,你呢?”如果她比你钱多,她会假装同情,心里却暗自得意。如果她没你多,她就会心理不平衡了,表面上可能是一脸羡慕,私底下往往不服,这时候你就该小心了。背后做小动作的人通常是你开始不设防的人。

    首先不做这样的人。其次如果你碰上有这样的同事,最好早做打算,当她把话题往工资上引时,你要尽早打断她,说公司有纪律不谈薪水;如果不幸她语速很快,没等你拦住就把话都说了,也不要紧,用外交辞令冷处理:“对不起,我不想谈这个问题。”有来无回一次,就不会有下次了。

    禁语二:个人私人生活情况

    无论失恋还是热恋,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更别把故事带进来。办公室里容易聊天,说起来只图痛快,不看对象,事后往往懊悔不迭。可惜说出口的话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把同事当知己的害处很多,职场是兑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即便是合作很好的搭档,也可能突然变脸,他知道你越来越容易攻击你,你暴露的越多越容易被击中。

    比如你曾告诉她男友跟别人好了,她这时候就有说头:“连老公都不能搞定的人,公司的事情怎么放心交给她。”职场上风云变幻,环境险恶,你不害人,同时也不得不防人,把自己的私域圈起来当成办公室话题的禁区,轻易不让公域场上的人涉足,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一招,是竞争压力下的自我保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先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也不易被打听。

    千万别聊私人问题,也别议论公司里的是非短长。你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用不了几个来回就能绕到你自己头上,引火烧身,那时再逃跑就显得被动。

    禁语三:家庭财产之类的私人秘密

    不是你不坦率,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坦率,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

    就算你刚刚新买了别墅或利用假期去欧洲玩了一趟,也没必要拿到办公室来炫耀,有些快乐,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并不好,因为容易招人算计。

    无论露富还是哭穷,在办公室里都显得做作,与其讨人嫌,不如知趣一点,不该说的话不说。
    阅读全文
  •   统计局:9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超标

      最长每周超60小时

      新浪财经讯 3月20日早间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09年度全国外出农民工1.45亿人,月平均工资1417元。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外出农民工占89.8%,其中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超60小时。

      外出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据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3.4%。

      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增多,住户农民工减少,在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外出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09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减少7.8%和22.5%,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大幅减少,是2009年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为7441万人,比上年减少43万人,减少0.6%,占全国的51.2%;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为7092万人,比上年增加535万人,增长8.2%,占全国的48.8%。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2008年上升2.1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增加,主要是在省内就近转移的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农民工仍以在省内务工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大多数在省外务工,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内就近务工的比例明显增加。

      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占9.1%,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19.8%,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34.4%。

      月平均工资1417元

      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已婚者占多数。仍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93.6%以受雇形式从业。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

      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从收入的增幅来看,西部地区的增长要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收入较低的分别是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50.5%的农民工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

      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超60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

      从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8.2小时,建筑业59.4小时,服务业58.5小时,住宿餐饮业61.3小时,批发零售业59.6小时。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是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

      于此同时,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总体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总体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华艳 发自北京)

    阅读全文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