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家乐福开店选址
“每次家乐福进入一个新的地方,都只派1个人来开拓市场。进台湾家乐福只派了1个人,到中国内地也只派了1个人。”9月11日,家乐福的企划行销部总监罗定中用这句令记者吃惊不已的话做他的开场白。
罗解释说,这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地区的总经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一位本地人做他的助理。然后,这位空投到市场上的光杆总经理,和他惟一的员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市场调查。他们会仔细地去调查当时其它商店里的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完全全从零开始搭建。
这种进入市场的方式粗看难以理解,但却是家乐福在世界各地开店的标准操作手法。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另一个国家生活形态经常是大大不同的。在法国超市到处可见的奶酪,在中国很难找到供应商;在台湾十分热销的槟榔,可能在上海一个都卖不掉。所以,国外家乐福成熟有效的供应链,对于以食品为主的本地家乐福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当地,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短时间内家乐福便在相距甚远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开出了大卖场,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独立地发展出自己的供应商网络。根据家乐福自己的统计,从中国本地购买的商品占了商场里所有商品的95%以上,仅2000年采购金额就达15亿美元。除了已有的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及胶东半岛等各地的采购网络,家乐福还会在今年年底分别在中国的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武汉、宁波、厦门、广州及深圳开设区域化采购网络。
十字路口的商圈这个“空降兵”的落点注定是十字路口,因为Carrefour的法文意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福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所有的路都开在了路口,巨大的招牌500米开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一个投资几千万的店,当然不会是拍脑袋想出的店址,其背后精密和复杂的计算,常令行业外的人士大吃一惊。
根据经典的零售学理论,一个大卖场的选址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详细测算:
第一就是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中国目前并没有现有的资料(GIS人口地理系统)可资利用,所以店家不得不借助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有一种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分钟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然后是10分钟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分钟会到什么地方。根据中国的本地特色,还需要测算以自行车出发的小片、中片和大片半径,最后是以车行速度来测算小片、中片和大片各覆盖了什么区域。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如一条铁路线,或是另一个街区有一个竞争对手,商圈的覆盖就需要依据这种边界进行调整。
然后,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居住小区的详尽的人口规模和特征的调查,计算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许多指标。家乐福的做法还会更细致一些,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
第二,就是需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的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大。上海的大卖场都非常聪明,例如家乐福古北店周围的公交线路不多,家乐福就干脆自己租用公交车定点在一些固定的小区间穿行,方便这些离得较远的小区居民上门一次性购齐一周的生活用品。
当然未来潜在销售区域会受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所以家乐福也会将未来所有的竞争对手计算进去。传统的商圈分析中,需要计算所有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产品线组成和单位面积销售额等情况,然后将这些估计的数字从总的区域潜力中减去,未来的销售潜力就产生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对手的竞争实力,所以有些商店在开业前索性把其它商店的短板摸个透彻,以打分的方法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比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等,然后依据这种精确制导的调研结果进行具有杀伤力的打击。
当然一个商圈的调查并不会随着一个门店的开张大吉而结束。家乐福自己的一份资料指出,顾客中有60%的顾客在34岁以下,70%是女性,然后有28%的人走路,45%通过公共汽车而来。所以很明显,大卖场可以依据这些目标顾客的信息来微调自己的商品线。能体现家乐福用心的是,家乐福在上海的每家店都有小小的不同。在虹桥门店,因为周围的高收入群体和外国侨民比较多,其中外国侨民占到了家乐福消费群体的40%,所以虹桥店里的外国商品特别多,如各类葡萄酒,各类泥肠,奶酪和橄槛油等,而这都是家乐福为了这些特殊的消费群体特意从国外进口的。南方商场的家乐福因为周围的居住小区比较分散,干脆开了一个迷你SHOPPINGMALL,在商场里开了一家电影院和麦当劳,增加自己吸引较远处的人群的力度。青岛的家乐福做得更到位,因为有15%的顾客是韩国人,干脆就做了许多韩文招牌。
高流转率与大采购超市零售业的一个误区是,总以为大批量采购压低成本是大卖场修理其它小超市的法宝,但是这其实只是“果”而非“因”。商品的高流通性才是大卖场真正的法宝。相对而言,大卖场的净利率非常低,一般来说只有2-4%,但是大卖场获利不是靠毛利高而是靠周转快。而大批量采购只是所有商场商品高速流转的集中体现而已。而体现高流转率的具体支撑手段,就是实行品类管理(CategoryManagement),优化商品结构。根据沃尔玛与宝洁的一次合作,品类管理的效果是销售额上升32.5%,库存下降46%,周转速度提高11%。
而家乐福也完全有同样的管理哲学。据罗介绍,家乐福选择商品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要有高流转性。比如,如果一个商品上了货架走得不好,家乐福就会把它30厘米的货架展示缩小到20厘米。如果销售数字还是上不去,陈列空间再缩小10厘米。如果没有任何起色,那么宝贵的货架就会让出来给其它的商品。家乐福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全部由电脑来完成,由POS机实时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和分析,对每一个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单位销售量和毛利率进行严密的监控。这样做,使得家乐福的商品结构得到充分的优化,完全面向顾客的需求,减少了很多资金的搁置和占用。
涉及具体营运的管理,罗特意用“RetailisDetail”这句简洁无比的英语来解释。举生鲜食品为例,流运的每一个过程点都要加一个控制点,从农田里采摘上来,放在车上,放在冷库里,放到商场货架上,全都要加以整理剔除和品质控制。然后生鲜食品放在货架上被第一批顾客采购了以后,还要进一步的整理。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特别的关注。家乐福在这方面发展出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规则。例如说食品进油锅的时候油温是多少度,切开后肉类保鲜的温度是多少度,多少时间必须要进行一次清理货架,商品的贴标签和商品新鲜度的管理,全都有详详细细的规定,用制度以确保自己“新鲜和质量”的卖点不会走样变形。为了使制度能够被不折不扣的执行,员工的培训也完全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消费者来进行采购,结果当他们看到乱成一团的蔬菜,自己也不愿意买,终于对管理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个从一个空降兵开始出发的事业,现在已经变成了15个城市里27个商场,转眼间将家乐福的旗帜插上中国各个消费中心城市的制高点。沃尔玛经典的“以速度抢占市场”哲学(SPEEDTOMARKET),被家乐福抢了先机。
在农资行业“决胜终端”的今天,不少bob半岛平台官方
正在加快延伸零售终端,排兵布阵抢网点。但零售店如何选址布点,有没有可供遵循的章法呢?
很多零售商都奉行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认为成功的零售店需要三个条件:地点、地点还是地点!由此可见,地点对于零售店的经营何等重要。虽然我国的农资零售店分散在乡镇,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零售业,但在选址同样是影响其吸引顾客能力的关键。
向沃尔玛学选址
谈到零售店选址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提到全球最大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从第一家店开始,沃尔玛就倾向于在小城镇选址开店。在很多的印象里,大型零售店一般都会在大都市里抢占黄金地段开店,而沃尔玛却反其道而行之,并且开一家火一家。沃尔玛取得了世人瞩目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开店选址方面独特优势。沃尔玛在进入中国之前,就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长达数年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其实早在1992年,沃尔玛就已经获准进入中国,但是沃尔玛1996年才落户深圳,在进入中国之前它一直在对当地商圈的交通、人口、竞争状况和市场发展格局进行考察,以便于选择一个好的店址。沃尔玛在择址方面有一个完整的流程,首先是市场调查委员会研究各潜在地点,搜集信息;其次,由一执行小组评估经济上的可行性,然后由一财团评价该地点;最后,由决策委员会评审决定。调查的主要方面包括:城市结构、交通条件、商业结构、零售商店的种类和经营方式、竞争的饱和度等,并且每一项都有复杂的参数,以便对事先拟定的地点得出正确的判断。有时沃尔玛也通过发放顾客调查问卷,了解假定在某地开一个零售店,各个方向上最远愿意到此购物的顾客分布在哪里。
比照沃尔玛缜密的开店选址程序,现阶段我国的农资零售店在选址上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农资零售商在布点时毫无章法,瞎闯乱撞,他们凭着自己多年开店摸索的经验,也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简洁的选址原则和方法。
选人气比较浓的乡镇
目前,我国的农资零售店大多集中在乡镇一级,而由于各个乡镇在农业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商业氛围等方面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造成相邻两个镇在吸引农民购物的能力上强弱不同。农资零售店应该尽量选址在人气比较旺盛的乡镇,镇上活跃的商业交易、便利的交通等会给农资销售提供更多的机会。农资零售布点不能平衡用力,在区域内的每个镇都开设网点。否则,不仅会分散bob半岛平台官方
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可能最终无功而返,甚至蚀本关门。山东菏泽民兴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的李经理说:“我们的零售店一般都在乡镇,并且是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并不一定非要在主街道的旁边。另外,开店前我们还要进行市场考察,看这个乡镇可以覆盖的村庄有多大的需求量,而目前镇上的零售点做了多大的市场,估计剩下的市场还值不值得开店。”据记者了解,即使某个镇各种开店的基础条件很优越,有些零售商还要亲自到镇上的农资零售店集中的地方观察,他们一般会在旺季俏销的时候守在附近“注视”整个市场的销售情况,如果发现一半以上的店生意一般,那么就会慎重考虑其是否进入了。他们一般不用问卷调查,但会通过现场观察和聊天的方式摸底,然后凭多年的经验给自己一个答案。
选农贸往来旺的街道
大多数的农资零售店都会集中在一个街道上,单门独户成不了“市”,自然难以成为农民购买农资的首选。在同一个镇上,开设新店应该选择在乡亲们中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有一定农资经营规模的街道上,而农资店零星设立的街道往往隐藏着风险。
今年春节,记者回农村老家时,顺便到所在的湖北省应城市长江镇寻找到了儿时记忆里的农资经营点。虽然春节期间没有开门营业,但记者仔细观察了这条街道周围的环境,发现这条街是进出该镇的二条主道之一,而农资店集中在街道入口的北面,南面约200米有汉丹铁路线通过,西边300米是长江埠粮站,东边集中了农机销售、修理等,并且这个地方是原来供销社的农资供应站,一些老墙壁上还依稀可以看到“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几十年的农资经营使周围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知道这里卖化肥、农药等,耕种、收获的季节,这里车水马龙,农贸交易十分活跃。记者问了街道旁一个开小卖部的老人,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卖农资的还是集中在这里呢?老人说:“这里种田要用的东西都有,‘双抢’时一个平板车买齐了拖回家,而收获时来卖完东西后还能顺带一些农资回去,主要是方便嘛。这里又在街口上,不用挤到街道里面去。”老人的话让记者茅塞顿开,这不就是现代零售业提到的“一站式购物”吗?在一个街道上,经营的品种能基本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民不用在这里买一点那里买一点,这样的“一站式”街道当然是农资零售店开设的理想地段。
选生意火的左邻右舍
“开店选地方时,首先要选定农资零售店集中的地方,然后观察哪家的生意比较好,跟着生意比较好的门店可以增加客流量,做生意的生机就会多一些。同样一个镇上的农资一条街,有些门店看起来生意不咋样,店面又破破烂烂的,你就别挨着他再开店了。农民买东西就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跟着生意好的门店多少能沾点光。”沈阳金秋实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涛向记者道出了他的选址“真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中人们会受到亲近的人影响,而做生意同样与左邻右舍相关联。生意兴隆的左邻右舍确实可以增加自己门店前的客流量,但并不是说挨着他们就可以生意红火起来。有零售商也向记者谈到了他们想法,认为要沾上邻居的光,还得在经营的品种、品牌、方式等方面与邻居区别开来,不能一模一样,以此避免引发恶性竞争,导致两败俱伤。一般生意兴旺的农资零售店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顾客,新靠近的零售商想分一块“蛋糕”谈何容易,但可以先借助一下旺盛的人气,在此基础上采取独特的经营方式,吸引新的顾客,逐渐的占有自己的市场份额。简而言之,优秀的左邻右舍招来你的目标顾客,让你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但能否最终成为你的顾客还得靠经营能力。
其实,农资零售店的选址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当地农民购肥习惯、店面租金等都要事先弄清的。况且,选到理想的地点只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日常经营中还有诸多问题决定农资店的路能走多远。
开店选址人流量是关键性因素
资深人士表示,选择零售店店址最重要是看地段,一定要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像较旺的商业区和居民区都是首选。近几年广州增加了许多大型的购物中心,如天河城、中华广场、维多利广场等。这种大型的购物中心面积较大,提供吃、喝、玩、乐等一条龙全方位的服务,聚集了非常大的人流量,由于人流量才是决定开店选择地理位置的必要因素,因此,这些地方都是开店比较理想的地方。
需要强调的是,从整体上说人流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流动人口,一部分是固定人口。就流动人口来说,以购物中心和大型的消费地段为主;固定人口则以社区、住宅区等居民密集的地方为主,基本上从这条思路的脉线来决定店面的位置。
除了关注人流量的大小,我们也必须了解客流的消费目标。也就是说,要对人流量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比如有些地方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业区,每天客流量可能在数十万以上,但是也许客流的大部分是旅游的,因此这种地方也就适合做旅游和餐饮等项目,如果选择开店的是大型电器商家,就不是很合适了,因为旅游者一般不会到一个地方去买一些大型的电器。业内人士表示,商家应在预测了有效客流的预期购买量之后再做决定。
开店选址重视成本核算
业内人士认为,零售店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其他方面因素,如根据经营的内容来选择店址,因为店铺销售的商品种类不同,其对店址的要求也不同;选择有广告空间的店面,可以给商品促销带来很大方便。
还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选择店铺的实施流程上,成本核算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连锁门店的成功之道在于利用规模经济的边际效益。比如有些连锁店面的位置距离公司总部或者物流中心很远,可能就要另外增加一笔运输费用;再比如如果两个连锁店面距离不是很远,有很多资源就可以共享等,诸如此类的因素都应该在开店选址的时候仔细考虑清楚。
此前,有一些商家特别留心有关**部门在地铁等方面的建设规划。其中原由,不言自明。业内人士表示,一家大型连锁店在选址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与当地有关部门咨询新的交通线路。如果商店或店标在远处或至少驱车经过时很容易被看到,作为选址它的优势就会增强,明显的店标实际就是一种广告,它能让人因一时冲动而停下来。一个道路狭窄,单行线,甚至经常交通堵塞的街道上的门店,相信是不会有顾客愿意经常登门拜访的。如果你选中的店址正好旁边有个地铁站出口,毫无疑问将是一个很大的有利因素。
开店选址高手支招
一项事业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一旦决定开店,必须对所选地点作全面的考察,了解该区人口密度、人缘等等。以下10个绝招或许能给有意自己置业做老板的你一些帮助。
1、交通便利。在主要车站的附近,或者在顾客步行不超过20分钟的路程内的街道设店。选择哪一边较有利于经营,需要观察马路两边行人流量,以行人较多的一边为好。
2、接近人们聚集的场所。如剧院、电影院、公园等娱乐场所附近,或者大工厂、机关附近,这一方面可吸引出入行人,另一方面易于使顾客记住该店铺的地点。
3、选择人口增加较快的地方。bob半岛平台官方 、居民区和市政的发展,会给店铺带来更多的顾客,并使其更具发展潜力。
4、要选择较少横街或障碍物的一边。许多时候,行人为了要过马路,因而集中精力去躲避车辆或其他来往行人,而忽略了一旁的店铺。
5、选取自发形成某类市场的地段。在长期的经营中,某街某市场会自发形成销售某类商品的“集中市场”,事实证明,对那些经营耐用品的店铺来说,若能集中在某一个地段或街区,则更能招徕顾客。因为人们一想到购买某商品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个地方。
6、根据经营内容来选择地址。店铺销售的商品种类不同,其对店址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店铺要求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服装店、小超市,但并不是所有的店铺都适合开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比如保健用品商店和老人服务中心,就适宜开在偏僻、安静一些的地方。
7、要有“傍大款”意识。即把店铺开在著名连锁店或品牌店附近,甚至可以开在它的旁边。例如,你想经营吃的,那你就将店铺开在“麦当劳”、“肯德基”的周围。因为,这些著名的洋快餐在选择店址前已做过大量细致的市场调查,挨着它们开店,不仅可省去考察场地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借助它们的品牌效应“捡”些顾客。
8、位于商业中心街道。东西走向街道最好坐北朝南;南北走向街道最好坐西朝东,尽可能位于十字路口的西北拐角。另外,三叉路口是好地方;在坡路上开店不可取;路面与店铺地面高低不能太悬殊。
9、要选择有广告空间的店面。有的店面没有独立门面,店门前自然就失去独立的广告空间,也就使你失去了在店前“发挥”营销智慧的空间。
10、选择由冷变热的区位。与其选择现在被商家看好的店铺经营位置,不如选择不远的将来由冷变热、目前未被看好的街道或市区。